投资对话 | 每深智能邹天琦:以运动员精神投入创业

 

过去的2020年对邹天琦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其负责的项目——超低功耗近传感AI芯片,获得了第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集成电路种子组二等奖、第七届清华大学校长杯挑战奖、2020全国集成电路“创业之芯”大赛特等奖等多个奖项,并完成了千万级融资。南京力合已与该项目达成投资合作协议,成立南京每深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地江北新区研创园。

本期企业访谈邀请到了该公司的CEO邹天琦,与大家分享他和每深智能的故事。

(以下为南京力合与邹天琦的访谈摘选)

Q:您的项目在今年各大创业比赛中屡有斩获,您觉得你们的项目亮点或者说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A: 在传统的IoT设备中,常开智能处理对数据转换器提出了严苛的性能要求,使智能传感技术的演进和大规模应用陷入瓶颈。而我们的超低功耗近传感AI芯片可以直接对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地提升了IoT终端的计算算力和能效,赋予了传感器智能化的感知的能力。相比于传统系统方案,我们有望实现两到三个数量级的能效提升,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领先水平。目前,我们研发的智能听觉传感器系列产品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新零售、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感知、无人机等千亿级的市场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Q:资料中提到项目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比例70%,您是如何搭建这样优秀的创始团队的呢?

A:我本人在德国攻读硕士学位时,研究方向就是智能传感芯片和系统,后来我作为访问学者,在清华大学集成电路智能软件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时,认识了我们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乔飞老师。项目的核心技术是乔飞老师20余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和广阔的应用场景。于是,我和乔飞老师,以及同专业的刘哲宇博士一拍即合,组成了初始的创业团队,正式开启这项技术的产业化工作。

 
 

核心团队合影

Q:请问您选择落地南京江北新区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呢?未来进一步的规划是怎样的?

A:来到南京江北新区其实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环境,我了解到集成电路是江北新区的核心产业之一,有完善的配套扶持政策和浓厚的产业氛围;另一方面是人才环境,南京高校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我们下一步搭建南京本地的团队。后期我们也会把芯片的测试、流片工作放在南京。

产品照片

Q:创业至今,请问有没有一些有趣的经历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呢?

A:太多了。记得在产品研发阶段,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用户体验资料,我注册成为了美团骑手,在北京的寒冬,体验外卖小哥的一天。第一单送的是北大,没想到出师不利。由于电动车不能进入校园,在北大门口就被保安拦住,好不容易进去了又因为路线不熟导致迟到。第二单是送清华的,本来觉得自己的学校会好很多,结果更加波折,东南门的保安打开了外卖箱认定我是送外卖的,坚决不让我从东南门进校,而这时手机因为气温过低关机了,餐没有送到。这次经历虽然不是很顺利,但是让我深入了解了用户需求与产品研发的一些结合点,帮助我们的产品能够在送餐场景下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Q:对我们南京力合平台的大学生创业者,您有什么个人感悟想分享给他们的吗?

A:我自己以前是篮球国家运动员,在德国念书时是校队成员,也是当时德国三级篮球联赛中唯一亚洲人,也是因为这样特别的经历,在我创业过程中给了我很多帮助。创业就像打篮球一样,一方面你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去磨练你的技能,另一方面,事在人为,团队配合和沟通交流在创业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我也想把我的人生箴言送给他们:保持真诚,保持勇气,目标坚定,干就对了

写在最后

 
 

在邹总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运动员的乐观自信,看到了一个创新者的夙夜匪懈,看到了一个实干家的知行合一,很荣幸能服务于这样优秀的时代创业者,也欢迎越来越多像邹总这样的创业者加入南京力合的大家庭!

 

 

力合南京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力合科创集团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同建立,设有孵化器平台——力合星空·南京孵化器(南京·江北)以及加速器平台——力合南京创新基地(江北),是力合科创集团在南京的高端综合科技服务中心。力合南京聚焦产学研、产业投资、创业孵化加速、国际化等业务板块,构建了完备的创新服务体系,整合清华力量和社会资源集中服务并投资优质科技创业项目;是一个全要素、全链条、全方位、全球合作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综合科技和文化服务机构。

 

园区环境

 

 

力合南京拥有约6.3万平方米的国际化办公空间,可满足大中小型创业团队不同阶段的需求,配备路演厅、多媒体会议室、人才公寓、食堂、健身房等完善设施。

 
 

往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